学生风采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学生风采 -> 正文

沾泥带土的长医人 | 杨亚丹:青春赴基层 实干写担当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5-10-13

沾泥带土的长医人 | 杨亚丹:青春赴基层 实干写担当

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边境戈壁,到山西省侯马市上马街道的乡村街巷,有一抹青春身影始终扎根基层:在西北边陲,她以笔为媒记录护边故事;在晋南乡村,她以书为桥点亮阅读之光。她,就是我校2021届优秀毕业生杨亚丹。两度选择基层,两次角色转变,不变的是她对土地的热忱、对使命的坚守,用实干在祖国需要的地方,写下了属于当代青年的奋斗答卷。

守边疆:戈壁写青春

2021年毕业季,杨亚丹怀揣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”的信念,加入西部计划,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,成为青河县委政法委的一名志愿者。初到边境,戈壁风沙裹挟着凛冽寒意,却未冷却她心中的滚烫“站在边境线上,脚下是祖国的土地,眼前是戈壁风沙,心中却充满滚烫的责任”,这是她对边疆岁月最深刻的注解。

为摸清护边工作的真实面貌,她曾跟随护边员穿越崎岖丘陵,在颠簸的“搓板路”上往返于各个警务站。烈日下,护边员用废弃轮胎围出花坛、种满格桑花,在戈壁中开垦菜地,甚至打造温馨“音乐餐吧”的场景,深深触动了她。于是,她化身边境故事的“记录者”,与护边员促膝长谈,将他们巡逻踏查的惊险、坚守岗位的初心,凝练成一篇篇有温度的稿件。她的文字,既传递着“一生只做一件事,我为祖国守边防”的赤诚,也记录着边境生活的点滴改善,多篇稿件被人民网、长安剑等省级以上媒体刊发,让更多人看见边境线上的坚守与温暖。

 

赴乡村:书香润民心

2023年8月,结束西部计划服务的杨亚丹,再次做出选择,扎根基层,来到山西省侯马市上马街道办事处,挑起宣传文化工作的重担。从西北边陲到晋南乡村,环境在变、岗位在变,但她服务群众的初心始终未改。“让书香飘进乡村,让阅读成为村民的习惯”,成为她在这片土地上的新追求。

为唤醒冷清的农家书屋,她走遍辖区村庄与学校,耐心询问村民的阅读需求、孩子的兴趣喜好。根据收集的需求,她精心策划读书分享会、绘本阅读课,用生动的讲解、有趣的互动,让书屋重新热闹起来:孩子们围坐一圈听故事,老人们捧着书籍细细品读,年轻人在分享会上交流感悟。为更好推广阅读,她还主动参加各类阅读推广比赛,从活动策划到现场宣讲,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,用热情点燃乡村的阅读氛围。凭借出色表现,她被评为侯马市全民阅读推广人,成为点亮乡村阅读之路的“点灯人”。

 

践初心:实干显担当

从边境线上的“宣传骨干”,到乡村里的“阅读推手”,杨亚丹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。在青河,她用文字为护边员发声,让边疆精神跨越山海;在上马街道,她用行动为村民搭建阅读桥梁,让文化滋养乡村沃土。她从未将基层工作视为“过渡”,而是当作践行青春使命的“主阵地”,在戈壁中记录,是对责任的担当;在乡村中推广阅读,是对初心的坚守。

两次基层选择,让她深刻明白:“将小我融入大我,在基层同样能够绽放绚丽的光彩”。如今,杨亚丹依然活跃在上马街道的乡村街巷,或许未来她的岗位还会变化,但那份扎根基层的热忱、服务群众的真心,必将指引她在更多需要的地方,续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。

 

传薪火:青春作榜样

作为我校的优秀毕业生,杨亚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厚德、精业、济世、报国”校训的深刻内涵。她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,而是将青春安放在祖国最需要的角落,用实干证明:当代青年不仅有理想、有情怀,更有扛起责任、扎根基层的勇气与能力。

她的故事,为更多我校学子树立了榜样,青春的舞台不止于城市的繁华,更在基层的广阔天地;人生的价值,不仅在于个人的成就,更在于为社会、为人民贡献的力量。未来,相信会有更多像杨亚丹一样的学子,带着母校的嘱托,奔赴基层、扎根一线,用青春与实干,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奋斗篇章。

长治医学院宣传部

2025.10.13